郑板桥简介 郑板桥书法 郑燮墨竹图长卷
Painting & Calligraphy by Zhengbanqiao郑板桥(1693年11月22日—1766年1月22日),原名郑燮,字克柔,号理庵,又号板桥,人称板桥先生,江苏兴化人,祖籍苏州。清代书画家、文学家。
康熙秀才,雍正十年举人,乾隆元年(1736年)进士。官山东范县、潍县县令,政绩显著,后客居扬州,以卖画为生,为“扬州八怪”重要代表人物。
郑板桥擅画兰、竹、石、松、菊等,而画兰竹五十余年,成就最为突出。取法于徐渭、石涛、八大诸人,而自成家法,体貌疏朗,风格劲峭。工书法,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,自称六分半书(其字如乱石铺街独具一格的字体,大家都叫六分半体。)。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。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,不泥古法, 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,所谓未画之先,不立一格,既画之后,不留一格,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。诗文真挚风趣,为人民大众所喜诵。亦能治印。 其诗书画,世称“三绝”,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和书法家。
在书法上,郑板桥早年学习欧阳询,形成了他书风当中的秀劲和挺健之风,中年之哦户郑板桥逐渐意识到:“蝇头小楷太匀停,长恐工书损性灵。”
所以这个时候他开始深入到了隶书的门径当中,经过多方探索,他创造出了一种夹杂楷、行、草多重书体的“六分半体”。这种书风在“馆阁体”盛行的时代显得更为突出。他的一首画竹诗也颇为盛传:“四十年来画竹枝,日间挥写夜间思,冗繁削尽留清瘦,画到生时是熟时”
这句话不仅仅是郑板桥画竹的心得,更通用于书画领域的技法境界,从精熟到陌生,从繁复到简约,从做加法到做减法,从执着于技法的了然于心,到最后回归自然之态,可以说郑板桥晚年画的竹子,已达炉火纯青的老态,洗尽铅华而尽归自然之态。郑板桥代表作品有《修竹新篁图》《清光留照图》《兰竹芳馨图》《甘谷菊泉图》《丛兰荆棘图》 郑板桥行书《道情十首》长卷 郑板桥榜书碑帖《吃亏是福》等,著有《郑板桥集》。摘自《东方白大草书画社 书法教材 郑板桥篇》 |
|
|
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当中,藏有一件郑板桥晚年画竹的代表作,直奔,纸本墨迹,210厘米 X 85厘米。此卷神似坡公,多不乱,少不疏,脱尽时习,秀劲绝伦”。此卷就是郑板桥最为著名的郑板桥《墨竹图轴》高清图。
此作后面还有自己的一首题画诗,更为此作增色甚多:二十年前载酒瓶,春风倚醉竹西亭。而今再种扬州竹,依旧淮南一片青。这卷《墨竹图轴》不似郑板桥中年时期的竹子,没有过多繁复的变化,也没有更多枝叶的排叠,更多的是一种简约。是他从“眼中之竹”完美转换到了“心中之竹”的一种境界,正如他所说的“凡吾画竹,无所师承,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”。
晚年的郑板桥画竹已然将自己的笔墨融汇与自然的抒发当中,虽来自于自然,却有高于自然。郑板桥的竹子,清代以来便是文人雅士最为珍视的藏品,将其悬于家居当中,更能增加主人格调。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清 郑燮 墨笔竹石图轴 160.9×81.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。《墨笔竹石图》轴,清,郑燮绘,纸本,墨笔,纵160.9cm,横81.8cm。
本幅自题:“昨日山头烂酸归,路旁密筱乱牵衣。何须定要千寻竹,自有清光满翠微。见翁年学长兄正画,板桥郑燮。”钤“郑燮之印”白文印、“二十年前旧板桥”朱文印。鉴藏印有:“福山邓氏”、“黎堂”等。
郑燮最喜画竹,也最擅长表现各种环境下不同形态的竹子。此图描绘了在清风中摇曳的劲竹与石相伴而生的画面。构图简洁,笔法健挺洒脱,于写意之中见写实功底,将竹之高洁素雅、坚韧不屈的物性尽现笔底。
清 郑燮 墨笔竹石图轴 纸本墨笔 127.6cm×57.7cm 故宫博物院 。《墨笔竹石图》轴,清,郑燮绘,纸本,墨笔,纵127.6cm,横57.7cm。
画上自题:“饮牛四长兄其劲如竹,其清如兰,其坚如石,行辈中无此人也。屡索予画,未有应之。乾隆五年九秋过予寓斋,因检家中旧幅奉赠。竹无竿,兰叶偏,石势仄,恐不足当君子之意,他日当作好幅赎过耳。板桥弟郑燮。”钤“郑燮印”、“克柔”印。乾隆五年为1740年。
郑燮最喜画兰、竹、石,认为它们有节、有香、有骨。他笔下的“四君子”在立意上扩大了文人画自娱的内涵,或用以寄托“用世之志”,或歌颂不为俗屈、挺然坚劲的精神。这种画外意突破了文人画自我表现的藩篱。此图是郑燮赠与友人的,从题诗上看,是他临时找来一幅自藏的画作,再补题诗以赠。图中以竹之劲挺、兰之清雅、石之坚韧来比喻“饮牛四长兄”的高尚品格。兰、竹置于陡峭的岩石之间,纵横交错,天机自然,秀逸洒脱中更见一种顽强的生命力。在画法上用具有力度的隶书笔法画竹,以纵逸的草书之法画兰,陡峭的岩石则以侧峰用笔简括勾勒出轮廓,略作皴染,三者交相辉映,相得益彰。岩石上的题款使画面本身倾斜的对角线构图变得平稳厚重,此外以楷书融入篆隶的“六分半”书欹正相生,清劲纵逸,亦增强了主题的内涵。
清 郑燮 竹兰石图轴 123×65.4cm 故宫博物院藏 。《竹兰石图》轴,清,郑燮绘,纸本,墨笔,纵123cm,横65.4cm。
图绘不畏环境险恶的兰竹在悬崖峭壁上生机盎然的景象。构图奇巧,不落俗套。以兰竹打破石壁单调的平面,令画面丰富而多变。同时,平整的石壁亦将纷纷杂杂的兰竹统一起来,令画面于繁乱中不失齐整。用笔率意,施墨润泽,为郑燮竹兰石画的代表作。
本幅自题七律一首,劝慰友人要象有君子之谓的兰、竹一样心胸开阔,“容纳百千端”。款署:“绍言老寅长兄教画,板桥弟郑燮。”钤 “郑燮之印”、“扬州兴化人” 白文印二方。朱文鉴藏印二方:“无所住斋鉴藏”、“雪浪斋主人四十以后审定真迹”。
郑燮 仿文同竹石图轴 故宫博物院 。《仿文同竹石图》轴,清乾隆,郑燮绘,纸本,墨笔,纵208.1cm,横107cm。
此图作于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,郑夑时年70岁。图绘山岩陡峭,幽篁静立,枝节疏朗,既写就翠竹之秀劲神采,又表达出郑氏画竹之理念,为其晚年之佳作。
自题:“乾隆壬午夏五月午后写此”。钤“二十年前旧板桥”(朱文长方印)。又题:“文与可画竹,胸有成竹。郑板桥画竹,胸无成竹。与可之有成竹,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。板桥之无成,如雷霆霹雳,草木怒生,有莫知其然而然者,盖大化之流行,其道如是。与可之有,板桥之无,是一是二,解人会之。燮又记”。钤“有数竿竹无一点尘”(白文长方印)。 再题:“一半青山一半竹,一半绿阴一半玉。请君茶熟睡醒时,对此浑如在岩谷。受老年学兄正,板桥道人郑燮”。钤“郑燮印”(白文方印),“丙辰进士”(朱文方印),“歌吹古扬州”(朱文长方印)。
鉴藏印:“仓稊乙亥以后所得”(朱文长方印)。
清 郑板桥 兰竹图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
清 郑板桥 竹石图轴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
清 郑燮 华封三祝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
清 郑燮 远山烟竹
清 郑燮 竹石图 旅顺博物馆藏
清 郑燮 竹石图 美国明尼亚波利斯艺术馆藏
清 郑燮 竹石图 上海博物馆藏
|
|
|
清 郑燮 《兰竹图卷》 长卷 纸本水墨 34.9 x374.7厘米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
|
郑燮 墨兰图 扇页 故宫博物院 。《墨兰图》扇页,清,郑燮绘,金笺,墨笔,纵16.8cm,横53cm。
扇页有自题:“古人云:寒花余几箭。板桥云:一枝也可入东风。故拈笔作此。”“寒字下落‘尽蕙’二字。板桥又记。”钤“克柔”朱文印、“郑燮之印”白文印。
此图是一幅带有自娱性质的画作,作者为了表明“一枝也可入东风”,仅单绘一枝有着鲜花绽放的蕙茎。作者为了以简胜繁,同时令简约的画作变得富有情调,在构图上,巧于布置,将蕙茎画成右高左低的倒卧“S”形,它不仅打破了右左的平面空间而且分裂了上下的高低空间,令画面因为分割的面积不同而显得生动富有变化。茎上的花儿也巧于安排,它们处于茎的不同位置,或仰或俯,错落有致。它们以彼此间的不同位置关系,将茎由一根线变成有律动变化的生命体。图中以“乱石铺街体”书写的款题,其正斜疏密的墨迹,犹如“大珠小珠落玉盘”,成为了画作中重要的一部分,稳定了画面,增强了画作的视觉审美意趣。
|
郑板桥行书《道情十首》长卷是郑板桥创作的以劝喻世人、讽刺世事为目的的十首词曲。他借助老渔翁、老樵夫、老头陀、老书生、小乞儿、老道人等诸多不同身份者,来咏唱人生哲理。因是郑板桥平生得意之作,故多次书写来馈赠友人,或书十首全词,或截取一段书写,以故究竟写过多少件,已经不胜枚举。
|
郑板桥榜书碑帖《吃亏是福》内容:吃亏是福“满者损之机,亏者盈之渐。损于己则利于彼,外得人情之平,内得我心之安,继平且安,福即是矣。板桥郑燮题”。
|
|
|
|